国考1号3·第3套·2024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国考1号3·第3套·2024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答案
    2、2023-2024国考1号3文综答案
    3、国考一号2024历史
    4、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5
    5、2024国考1号3
    6、2023-2024国考1号3答案
    7、2024年国考1号3
    8、2023-2024国考一号3历史答案
    9、2023-2024国考1号4历史答案
    10、2023-2024国考1号2历史答案
12.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关税条例》规定:出口粮食、钨砂收税18.1924年8月,孙中山在农民运动讲所的训词中指出:“农民是我们中国人民之中的最大多50%;进口化妆品收税50%;进口西药、盐、布收税最低,甚至不收税;进口迷信品收税数,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如果这种基础不能巩固,我们的革100%。这说明了命便要失败。”这表明当时孙中山A.“左”倾错误影响苏区外贸健康发展B.土地革命提高了民众生活水A.开始改变民主革命指导思想B.坚持农民进行土地革命C.中共致力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红军“反围剿”斗争的成效显著C.极力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重视依靠农民进行革命13.1853年,太天国定都天京后,建立起正式的考试制度,将清朝关于门第、出身、守孝等限制19.国共合作的大方向确立后,共产国际希望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共产党员统统废除,规定“无论何色人,上至丞相,下至听使,均准与考”。对于曾经考中做官的人,还必须效忠新三民主义,而国民党也表示只可接受这一合作方式。对此,中共内部的反对之声可以再考,再考中则提拔其官爵。太天国的这些做法旨在四起,大多数同志都极不赞成这一主张。国共两党争论的焦点是野A.划清与清朝的界限B.建立等公正的社会A.国共两党合作方式B.革命领导权的归属C.巩固农民革命政权D.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共产党的政治地位D.两党立党信念问题14.自1901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广大人民抗捐抗税、反洋教、反饥饿、反禁烟、反户20.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些口调查、抗租和抢米风潮等各种形式的“民变”,连绵不断,风起云涌,多达1300余起,“几乎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并且愈演愈烈。这反映出当时A.便于土地革命全面推行8/A.反洋教斗争已遍及全国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迅速传播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顺利开展C.清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D.反清成为当时民众一致要求浴C.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15.民国初期,宋教仁称,中国已经由革命时期转入建设时期,同盟会应当实现由革命党到政党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转型,“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多数议席的党,21.下图是1927一1928年中共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由此可知,宋教仁主张1927一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当80%A.组建政党内阁,维护革命成果B.树立政治权威,反对中央集权C.完善民主程序,建立共和政体D.实行分权制衡,提升议会地位16.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逐渐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社会奥论也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工人农民其他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1927年4月■1928年B.新的革命道路开辟料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置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A.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B.推动了革命政党的不断涌现C.湖南农民运动高涨C.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体D.开始了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22.有学者指出,红军长征开始后,最重要的会议从通道会议算起,有黎会议、猴场会议,直至17.1919年6月6日,上海商、学、工、报四界召开联合大会,并发表宣言称:“今商已罢市,工已遵义会议。应当强调,遵义会议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其他会议所不能代替的,是这一系列会议N辍作,与学生一致进行,存亡危急之顷,实赖兄弟同声之应。”这反映了的卓越代表和伟大标志。这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B.商人开始加人反帝斗争A.成功地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B.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C.民族意识出现空前高涨D.上海已成五四运动中心C.从根本上纠正了“左”倾错误D.播撒了中国革命的种子历史(三)第3页(共8页)名师卷·单元卷历史(三)第4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