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山东语文三模
2、山东省高三摸底考试2024
3、2024山东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
4、2024山东省高三期末模拟语文
5、山东省高三三模试题2024语文
6、山东省2024年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7、2024山东省三模
8、2024山东省高三三模
9、2024山东各地市三模试题
10、山东省2024高三期末考试

【解析】“大量引用中华美学的命题概念”,直观自不必说,但不一定有“易懂”的作用,其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引文,并非“易懂”。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没有孔子关于诗的兴、观、群、怨等美学命题,也就没有孔子关于诗的美学思想。B.从先秦“知人论世”一直到唐宋“境生象外”,这些美学命题逐渐接近诗歌的本质。C如果说“与民同乐”属音乐美学命题,那么它对中华音乐美学理论也会产生影响。D.后代学者运用和发挥前代美学命题,这体现了美学命题继承、拓展、深化的特点。【答案】B【解析】“这些美学命题逐渐接近诗歌的本质”,于文无据。【经典素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些地方出现了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在外地无法入住酒店,一些武汉返乡人员信息泄露后遭到歧视的现象,更有人在网上对武汉人贴标签、冷嘲热讽。【运用指津】疫情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因为交通关闭,一些湖北人滞留外地无法回家过春节,已经对他们造成了心灵创伤,倘若还因为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的身份而受到歧视和差别对待,无异于二次伤害。对他们给予应有的帮助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更是疫情防控必不可少的一环。各地为了守住一方安,严防死守并不为过,普通群众对高风险地区人群的担忧也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情绪不应该被扩大化,不应该成为差别对待和歧视疫区人民的理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订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加强对疫区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才是重中之重。这一过程中,应有的关心关爱不能少,充足的生活保障不能少。疫情是对我们共同的考验,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才能凝聚起抗击病魔的强大力量。【经典素材】(二)】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运用指津】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大用”。物理学家钱学森雅好书画,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热爱文学,农业学家袁隆喜欢小提琴,他们在享受美的同时创造美,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斩获殊荣。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呼唤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营造整体美育环境,形成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