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
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各科试题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政治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理综答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政治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历史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全围1®0所名接单元测试示范表教学札记材料二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皆斩”。地方管辖区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清政府彻底投降帝国主义,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公开保证永远禁止中国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组织和坚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一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一1919》(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2)指出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背景,并说明其反映的实质问题。(6分)(3)从上述材料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4分)答案:()影响:把中国进一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4分)(2)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2分)实质问题:清政府已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或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分)(3)认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反侵略战争不断失败;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说:“时至今日,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这句话所包含的时代内容而言,可以看作是积两次失败之痛,中国社会反思的结果。因此,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谈时务、讲维新的人们,多以此立论,以表达自己层出迭起的改革主张。然而,在那个时候,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近代中国就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一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点,并结合19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的史实对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答案:[示例一]论点: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2分)阐释: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有识之士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从现实需要上向西方学先进科技。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人士在没有实权的皇帝的支持下推行变法,意在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学从科技领域延伸到政治制度领域。(10分)[示例二]论点: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2分)阐释:太天国运动后期,颁布了《资政新篇》。它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但在当时战争环境下,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得到真正实施。洋务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最终其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受到清政府内部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加上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最终也失败了。因此,保守观念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 DONG】2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