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9月
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文综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理综答案
6、202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月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测试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历史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历史

全国1@0所名传单元测试示范卷教学札记8.下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时间过程1954年3月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1954年6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C.是新中国成立的纲领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解析:材料中1954年宪法草案经过人民或人民团体的多次讨论、修改等,这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1954年宪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排除A项;1954年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的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排除C项。答案:D9.1954年4月,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可避免地要在思想上居领导地位,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是正确地实现马克思主义领导的必要的方法”。毛泽东的观点旨在强调“双百”方针A.应受到严格的制约和限制B.要彻底改造传统知识分子C.需要强化阶级斗争的理念D.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解析:由材料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坚持“双百”方针的前提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指导,即坚持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导向,故D项正确;A项对毛泽东的观点理解错误,排除;“彻底改造传统知识分子”“强化阶级斗争”明显与“双百”方针理念不符,排除BC两项。答案:D10.1956年,中共八大客观分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制定了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与此同时,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也保留了“过渡时期”的提法。该做法A.凸显中共对国情的客观认识B.表明了私有制经济大量存在C.不利于“八大路线”的贯彻D.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也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关于“过渡时期”的提法则会造成理论和现实的不统一,容易造成思想意识的混乱,不利于“八大路线”的贯彻,故C项正确,排除A项;B项不符合三大改造后的史实,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排除D项。答案:C11.下图所示是《金光灿烂》(1959年出版)一书的封面:画面勾勒出在钢架上交谈的三位劳动工人,画面中央的是女工,身体强健,具有阳刚之气。据此可知,该时期A.男女等观念得到普及B.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艺术创作服务于时代需要D.女性开始投身工业化建设解析:由材料中《金光灿烂》“勾勒出在钢架上交谈的三位劳动工人”“女工,身体强健,具有阳刚之气”等信息可知,这一著作的创作旨在倡导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新风尚,故C项正确;A项中“普及”的说法判断依据不足,排除;图片信息体现的是对女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行为的倡导,并非具体的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女性开始投身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答案:C12.据统计,中国“大跃进”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美国“大萧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而中国从经济谷底再次恢复到高峰只用了4年时间,美国却用了7年。这可用于说明A.中国经济发展优于美国B.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得到检验C.“左”倾错误得到根除D.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优势明显【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QGB】55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