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湖北卷)答案查看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湖北卷)答案查看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历史
17:18“49lD心@米75)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34568答案DCBDBCA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BABDDBC1.D【解析】从用“文”“淑”“皇”等来描述先祖形象可知选D项。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2.C【解析】根据材料“收容所”“腾空房舍”“规亲入庵庐”可知,面对疫病,国家采取隔离救治措施,故选C项。3.B【解析】唐太宗和武则天刊正姓氏时各自把李氏和武氏置于第一等级,目的就是巩固皇权,故选B项。4.D【解析】根据材料“两宋时期弥勒却出现了笑容可掬、大腹便便的形象”可知,此时的弥勒更具亲和力,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世俗文化需求增加的时代特征,故选D项。5.B【解析】根据题干大意可知,元朝行省职权由最初的仅掌政务到军、政二权合一,体现了行省权力的扩大,这便于行省及时有效的处理地方政治军事事务,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6.C【解析】材料中出现的现象,意味着经营者需要起码的读、写、算等能力,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支撑,因此答案选C项。自然经济到近代才谈瓦解,A项错误。虽然雇工属于租佃,但是材料问的“这些”大部分不在这个范畴内,B项错误;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项错误。7.A【解析】材料中洋务运动始终面临资金短缺,但“明治政府上台后面对500%的财政赤字,两年时间就印出了4800万日元的纸币,一举解决了本国工商业发展的资金困境”,从中可知选A项。B、C两项均与材料无关。D项是清政府与日本的共性而非不同,故D项错误。8.B【解析】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北洋军阀势力欲掌摇政权后行专制统治。漫画《环游地球》以从共和到专制的虚线表明了从“专制一立宪一共和”之后预循环的趋势,警示了要防止袁世凯政权的专制企图,故选B项。9.A【解析】根据上表可知,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东北地区控制面积、政权和人口比重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提到国民党,无法得出谁更具有优势,排除B项;1947年辽沈战役还没有打响,排除C项;辽沈战役胜利后中共才控制了东北的大部分城市,排除D项。I0.B【解析】由题千和图片可知选B项。A、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的表述“明显”过度11.A【解析】由题千材料“49.7%认为国家给予基本生活费,职工自己想办法另找工作”,以及51.8%认为“自己找工作”可知选A项。12.B【解析】由材料可知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13.D【解析】斯航路开辟后,客观上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人类文明进程加速,故D项正确。14.D【解析】28年时间议席的价格从8镑上涨到900镑,说明议会地位日益重要,故选D项。1727年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B项未反映题干的变化、主旨。C项不符合史实。15.B【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工业方面将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政府,但还是没有改变计划经济,故选B项。16.C【解析】战后混合经济的特点是国有化,私有化等是削弱了混合经济。历史参考答案(一中版)一1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思想:(范仲淹)居安思危,把国家命运、利益放在首位:(王安石)坚定信念、不断革新的精神,关心国家命运:(朱熹)反对君主独裁:(陈亮)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就应该为人民办事。(3分,任答3点即可)背景:宋代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或答面对辽、西夏的威胁,边疆危机);重文轻武,文官政治局面的形成;程朱理学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2)特点:吸取传统文化忧国忧民的精神:救国探索具有传承性或延续性;向西方学的层次逐步递进(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相结合。(任答3点6分)18.(1)特点:主体增多,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由欧洲到全世界:领域逐步扩展,由国家安全到国际事务各方面。(1点1分,共3分)影响:形成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巩固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法的实际作用有所削弱。(任意1点1分,共2分)(2)差异:改革开放前,参与程度较弱,参与多边条约数量和领域均较少:改革开放后,参与程度加深,数量大幅度增加,全面涉及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原因:改革开放前,国内政治形势与外交政策的影响;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4分)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多极化趋势日益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