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地理-TY]试题核对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地理-TY]试题核对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高三全国大联考地理
    2、202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地理
    3、高三大联考2024地理
    4、高三全国大联考2024第四次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
    6、高三全国大联考2024第四次
    7、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地理人教版qg学生用卷第1联
    8、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四次
    9、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
    10、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答案
☆秘密·2022年4月15日12:15前重庆市2022年高考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高三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1.B(阅读图文材料,据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关系(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气温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大于1000m海拔区域绝对相关系数较大,故两者的相关性主要以高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以夏季绝对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降水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小于1000m海拔区域绝对相关系数较大,两者的相关性主要以低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也是以夏季绝对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因此土壤有机碳和气候相关性最强的是夏季,B正确,排除ACD,答案选择B。)2.A(根据题意,观察图中大于1000m的系数变化可知,秦巴山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茂盛,后期的枯枝落叶更多,土壤获得的有机碳更多,因此呈正相关,故A正确:气温越高,对无知的分解作用越强,矿物质风化速度越快,有机碳也流失越快,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越少,呈现负相关,故BC错误;降水越多,土壤淋溶性越强,导致土壤有机碳进入水中并流失,呈现负相关,故D错误。答案选择A。)3.C(根据材料“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可知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补给湖水会使湖泊水位上升。读图分析,该火山口湖水位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之前水位上升,1980-2005年间水位稳定,2005年之后水位上升,可知1985年之前和2005年之后岩浆活动活跃,释放大量的热量,湖水冬季不易结冰:1980-2005年间岩浆活动不活跃,水位稳定,冬季湖水结冰。因此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25年,故选C。)4.B(结合上题分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阶段【,湖泊水位上升,可知此过程中火山蒸汽冷却凝结后补给湖泊,而阶段Ⅱ湖泊水位变化小,此时火山蒸汽应较少,因此蒸发是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而降水、地表径流、下渗等环节不是影响湖泊水位的主要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5.B(根据材料“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氯离子”,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湖泊水位上升,可知岩浆活动活跃,湖水中氯化物含量升高,第二阶段湖水水位稳定,岩浆活动不活跃,可知氯化物含量也会稳定。故选B。)6.A(本题考查土壤的性质相关概念分析,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肥力是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空气、温度、养分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土壤水分主要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土壤孔隙是指,土粒与土粒或者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孔洞,叫做土壤孔隙:结合材料,图示实验是通过将土壤充分的干燥并在仪器上进行分离,得出该地土壤粒径组成,因此图示一期主要是用来检测该油菜地的土壤质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7.B(1912年瑞典土壤学家阿特伯提出了土粒分级标准,1930年在第二届国际土壤学会上被采纳为国际土粒分级的基础,并制定了土壤质地分类国际制其要点为:①以黏粒含量为主要标准,<15%为砂土和壤土质地组:15%一25%为黏壤土质地组:>25%为黏土质地组:②当土壤含粉(砂)粒达45%以上时,在各组质地的名称前均冠以“粉(砂)质”字样;当土壤砂粒含量在55%-85%时,则高三地理答案第1页共3页
本文标签: 大联考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