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意识形态斗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并非强调冲破了美国对华的外交孤立,排除C项。10.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关系改善以后,中日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发展,经贸总量大幅提高,这反映出中日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时间起点不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在逐渐减少,排除B项;材料与世界经济总量无关,排除C项。11.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理念的变化是建立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的,故B项正确。和共处五项原则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被提出,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是外因,排除C项;第三世界国家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媒对于中国的认识趋于客观,这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C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中国引领了世界发展潮流,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外媒看待中国的立场,排除B项;材料无法证明中外之间的矛盾渐趋缓和,排除D项。13.(1)作用:为少数民族翻身做主人正了名;废除了民族地区的剥削制度,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少数民族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为少数民族长远的进步和繁荣培养了领导骨干;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延续发展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惯和宗教信仰政策。(10分)(2)挑战:国民对民族政策的认同感减弱;民族分裂思想传入;民族多样性被逐步消解;民族文化不断趋同。(6分)看法: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虽然在实施这些政策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必要调整和完善,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来不断完善民族政策,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也要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在发展的同时保留优秀的传统特色。(9分)14.[示例门论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日趋理性和成熟。(3分)阐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大国建交,外交形势出现新局面,这就使得意识形态在对外援助中的考量逐渐减少,因而军事援助、无偿援助日益减少,发展援助、有偿援助日益增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日益重视经济上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更多地结合国情,对受援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援助逐渐演变为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一条重要途径,诸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也参与其中,对外援助方式日趋多元化。总之,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逐渐理性化,在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1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意·23·【23新教材·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1一HE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