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3届高中毕业班期末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BCAC 6-10:BDCCC 11-15:ABADB二、主观题16.(1)学借鉴中原王朝的官制;因俗而治;吸纳汉人进入官僚系统。(6分)(2)示例:角度:宋朝对辽夏金文化的影响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宋朝的交流过程中,大量吸收和学儒家文化的内容,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加快了自身的社会进步。(6分,围绕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其它可从农耕、互市、战争与议和等角度作答)17.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3分)阐释:中共二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9分)总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分)(也可从邓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任选角度展开论述)18.(1)促进了丝织品的双向流动:推动了各国丝织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有助于中华文化多元审美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欧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的形成。(8分)(2)特点: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以探索国家出路为目标,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学欧美国家到学苏俄。(6分)(3)启示:积极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文明的创新;要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4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