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4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运河示意图。这两幅图主要反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853年没去过印度的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甚至直言印度“没有历史”,从根本上缺乏推动首身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统治怡好可以从根本上破坏印度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而成为刺激印度迈入现代化转型的外来动力。材料二在19世纪70年代,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大“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一均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对印度的殖民问题的认识变化及其客观原因。(8分)巴网余杭人长图1图2A.交通便利决定国家的兴盛By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C朝廷有效统治区域的扩大D.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5.《明史·土司传记载说,土司“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若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这/为边疆动乱埋下了隐患B体现了明朝阶级矛盾尖锐C.说明土司由明政府册封D.有利于强化对边疆的治理6.《格致汇编》是19世纪0年代西方传教土在上海创办的自然科学杂志,设有“互相问答”栏目,(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对殖民主义认识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调查当时读者感兴趣关注度高的问题。各类同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4分)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6物.真学西方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BB.学西方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C,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的发展D,上海是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周学熙曾经两度出任财政总长。他凭借着袁世凯,徐世昌、熊希龄等政府要员的支持,以政府为后盾,积极贯彻整理田赋,调整盘产,清理官产,施行烟酒公卖”“筹办实业银行和兴办工业”等财政方针。这些方针的实施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推动了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C,反映了民族危机在不断加深D.有利于抵制外国经济的人侵8.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以农抗会和妇抗会等群众组织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系在敌后根据地出现,并成为乡村社会新的权力中心,在此基础上,1941年前后地方政权建设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这一现象A影响了中国传统乡村面貌和发展方向B成为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设的开始C体现了新的乡村政权建设在全国展开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历史试题卷页共7历史试题卷第7页(共?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