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A开元通家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F)D.陈桥兵变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时收集了下列文物图片。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座位号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B.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C.唐朝民族关系的和睦D.宋朝对外交流的盛况答。7,比较法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唐太宗虚心纳谏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共同目的是在每小题列A.防止国家分裂B.休养生息C.巩固统治D.发展经济页的代号填8.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下列这些文物可用于研究15北宋钱币契丹钱币西夏钱币床,万户则A.契丹、西夏创制了文字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C.契丹、西夏创制了钱币D.民族间文化的交融9.《宋史·职官志》记载,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知州权力C.削弱宰相权力D.提高行政效率、的“四大发10.宋初,宰相赵普曾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向皇帝建议,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制其钱谷”,朝廷设置了A.知州B.枢密使C.通判D.转运使艺术”“中外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面史料解读正确的是,苏轼王安石推行变法期间,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虽能骤致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A.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较中肯CB.肯定商鞅变法的作用C.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D.与王安石的立场根本对立12.诗歌可以反映历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黄巢起义B.靖康之耻C南宋偏安D.澶渊之盟13.在商业繁荣远超前代的情况下,原先的铜钱这种交换媒介,因其分量重又价值低而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在北宋前期的川蜀地区率先登上商品交换的历史舞台。据此可知,纸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铜钱分量重,价值低B.北宋时期造纸业发达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北宋政府的强力推动14英雄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和岳飞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为人们所敬仰。其主要原因在于A.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B.都反抗元朝的民族压迫SHX(六)】【山西省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阶段评估F)·历史第2页(共6页)】【R一PGZX E SHX(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