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2023年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5分)34561910111213BBA0DCADB14BD15A&CD30113二、非选择题(55分)16.(20分)(1)阶段及原因:1949一1952年,采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由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推进经济恢复和发展。1953一一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1978一一1992年,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仍起着主导作用。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每个阶段4分,时间段2分,原因2分,共四个阶段,共16分)(2)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国家政策调整;经济政治体制变革;思想解放程度;对其他国家经济体制的借鉴。(言之有理即可,任答4点4分)17.(20分)(1)变化: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全球相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棉花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4分,任两点4分)历史因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与传播:世界市场的拓展(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奴隶贸易。(任两点4分)(2)主要原因:蒸汽机的改良;工厂制的建立;全球联系的建立(世界市场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任4点4分)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工业品),亚非拉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原料)。(2分)(3)特点:中国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亚洲是世界棉花种植中心(或中国与印度共同占了世界棉花产量的一半)。(4分)作用:跨国公司把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全球化成为强劲时代潮流。(2分)18.(15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作为标准答案。示例:未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引领(2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的精神,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限制。(2分)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符合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需求。(2分)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对多元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分)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采众长同时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积极学中国儒家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