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一(全国卷·入学摸底考试)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二(全国卷)
2、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学年高三月考
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一全国卷入学摸底试卷
4、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1
5、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一全国卷入学摸底试卷
6、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二
7、2024年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二
8、2024年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一
9、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卷二(全国卷)
10、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四(全国卷)
历史)
讲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记土地并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限制资本主义发展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体现了革命的方式和目标,故A项正确。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这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3年,我国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9.1953年,邓小平针对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的规定指出:“就某种方面来说,是不完全平等的,但是只有这样规定,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的现实生活,才能使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由此可知,邓小平强调人大代表选举A.实行差额选举B.注重体现人民当家作主C.服务经济建设D.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作用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邓小平认为按城乡人口比例选举代表是不完全平等的,但这一做法能够保证各民族各阶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B项正确。差额选举是指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但材料未体现这一内容,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且材料没有体现基层治理,排除D项。答案:B10.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实施改革,“令民为什伍”,将秦国底层的庶民以十口、五口为基本单位进行重新划分和编制。这一做法A.维护了宗法等级B.突出了法律权威C.有利于征发赋役D.减少了财政收入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孝公对民户进行了“什伍”的重新划分和编制,为税赋征收、兵役承担提供了直接的户籍根据,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鞅这一做法维护了宗法等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法律及触犯法律的后果,无法体现“法律权威”,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对民户进行重新编制,无法体现这一做法减少了财政收入,排除D项。答案:C11.1907年,《时事画报》第七期刊载了一幅漫画《维新有道》。该漫画正中绘有三位演员:一老生右手执扇,左手伸出大拇指,作称许状;两丑角一打鼓,一执洋号,互相交流,面带喜色。右侧有一清廷官员,正在宣读圣旨。该漫画可用于说明A.社会风俗的改良B.维新变法的成效C.戏剧的全盘西化D.常规陋习的摒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维新有道》”“两丑角一打鼓,一执洋号”“有一清廷官员,正在宣读圣旨”可知,《时事画报》刊载的这幅漫画体现了当时要求戏剧改良的信息,可用来说明社会风俗的改良,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戏剧改良,而非维新变法的成效,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戏剧吸收外来文化因素,没有体现全盘西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常规陋习的摒弃,排除D项。答案:A12.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还就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建设等进行了强调。这一决议A.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B.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系D.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进行了强调,故A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排除C项;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虽历经百转千回,但也阻止不了改革者百折不挠的决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推行得最为彻底,实际影响最大。商鞅以“霸道”说服秦孝公,陈述其改革主张。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主要分两次颁行。公元前35612【24新教材,ZCYK.历史-R-选择性必修1-HA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