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口■口■■■口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为指导,并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排除A:航运业是当时西方列强侵华的重要领域,使得当时中国航运业无法实现独立发展,排除C:轮船招商局为洋务新政提供了部分资金,但“满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7.据本题材料“明确宣布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债’‘所让与各国国家、各国之个人种种权利’继续有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之所以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等条约继续有效,就是为了换取列强的支持,这是对现实的必要妥协,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故选D:“革命的彻底性”与材料主要结论“对现实的必要妥协”不一致,排除A:材料的主旨与未体现主动团结利用清政府,排除B:“资产阶级的民族凝聚力”主要内容是对内,而材料主要内容是对外,排除C。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失败之后,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已开始认同以俄为师的道路,故选D:五四运动后,各种主义盛行,体现出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作用,新文化运动看问题绝对化,不是可行合理的,排除A;“知识分子的软弱妥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9.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推广设立劳资协商会议,协商解决劳资纠纷,劳资协商会议的设立有利于保障工人权益,限制资本家的剥削,调节劳资关系,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劳资关系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时期的特点,故选C: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材料未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排除A: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而非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B:新中国成立后,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接管官僚资本企业,对私营工商业则采取利用和限制政策,还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排除D。10.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12月31日(中国)。据本题材料“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尤其是邻近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提出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和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解决国际争端,突出双赢;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破除唯我中心论:能够促进国家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国基于亚洲集体安全提出“和共处五项原则”意在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故选B:实行“一边倒”外交策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20世纪50年代,中国尚未对美苏对峙的局面产生冲击,排除C;中国打破美国外交孤立政策的标志是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