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历史答案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9491令1)@95☐4四原卷PDF1A.《资攻新篇》的颁行B.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C.清末“新政”的实施D.预备立宪运动的推行24.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表退位诏书。2月13日,孙中山实践诺言,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不过在附加条款中添加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不得更改”一条。孙中山此举台在A.维护民主革命成果B.确保袁世凯的安全C.加速清王朝的覆灭D.缓和南北紧张局势25.19131919年,我国年均注看工厂超70余家,年均工业增长率达13.8%(19121949年我国工业年均工业增长率为5.5%):期间还诞生了“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东、金避巨擘周作民和陈光甫、“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A.社会经济结构得到有效改善B.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独立自主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D.一战客规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26.梁启超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三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27.1919年,中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会议”。中国代表团期望而去,失望而归。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失望”导致了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B.二次革命的爆发C.五四运动的爆发D.国民革命的高酱28.中国的产业工人在1913年只有60多万人,到“五四”之前,达到了200万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并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估量的阶级力量,产生其政治代表己是大势所趋。材料可用于说明A.五四运动过程具有曲折性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的国情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②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领布了《奖励工艺品钙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兴办实业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C.国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D.民族工业发展障碍逐步被扫除30.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收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A.反“围剿”己取得了胜利B.军事路线问题己得到正确解决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已正式确立31.右图所示为某次学生运动中提出的些要求。据此可推知,当时这一事件A.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出现1,反对华北自的及其类似组织B.标志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2保障人民言论、果会、出板自由3停止内战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不得任意速人民…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区5释放被袖学生32.下表是1937年9月11月的太原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战略布防简况。这充分体现了傅作义(国民党)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线朱德(共产党)指挥119师、120师、129师驰援型关、雁门关、五台山A.日军侵华处于不利地位B.国共军事合作,共同抗日C.抗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D.中共是正面战场主力军【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第4页(共6页)】24140374/6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