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A区专用 JY高三模拟卷(三)3文科综合试题

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A区专用 JY高三模拟卷(三)3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992年,韩国与中国建交。2022年,中韩贸易总额为3622.9亿美元,而韩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4151亿美元,中韩贸易在韩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高达25%。从2007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韩双方自建交以来,经留合作成绩斐然。一近年来,韩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其支柱产业半早体汽车,造船等遭适了激烈的国际亮年,而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又受制于美、日等国的技术封锁和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这使得韩国陷入了二个两难的境地,既无法保住传统优势,又难以开拓新领域。尽管如此,在美国不断挑动对华“新冷战”及试图推动北约“亚大化”和构建“亚洲小北约”的背景下,当下的韩国多有迎合之举,这不仅威胁和侵犯中国利益,也让本就每况愈下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有人认为:韩国指望倚美抗中,倚赖美国市场替代中国市场,拉动韩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实属缘木求鱼。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关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古人曾有朴素认知,《礼记》中有“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的记载,《国语》中指出“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将自然万物视为财富渊薮。伴随着生产的扩大、汲取方式的多元,古人逐渐意识到一味向自然索取的恶果,如《准南子》提出倘若“焚林而猎,烧燎大木”,则“山无峻干,‘林无柘梓”,此“下殄地财”。上述认识体现了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党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和“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跃迁。(12分)(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方法的相关知识,概括我国古今生态文明观演变发展及其影响所体现的辩证思维。(10分。任意选择5项作答,若超过5项,只对前5项评分)辩证思维方法具体表现①整体性思维②动态性思维③对立统一思维④分析与综合思维⑤质量互变思维⑥辩证的否定观10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