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

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北京专家高考模拟卷一语文答案
    2、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试卷
    3、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试卷三语文
    4、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卷一语文答案
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月南粤名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同时又进行了文笔的区分”错,根据材料一原文“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文笔之分的主语不是宋文帝,是刘勰进行了文笔之分】2.B【“是文学自觉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错,根据材料一原文“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可见,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中,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是最重要的标志,没有之一。】3.DIA选项体现了对文体的区分,B选项体现出了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C选项体现了对文体的区分,D选项是对玄学的论述,不属于文学的自觉。】4.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下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②论证方法丰富多样,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具体有说服力。③论证语言严谨准确,文章使用“比较明确”“更广泛地”“最重要的”等词语对观点的表述作出恰当的限制,立论审慎。(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5.①作品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是曹操独特生命体验的体现②诗歌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体现出自觉的审美追求。③诗歌缘情而起,语言流丽,简洁精炼,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四言古体诗的文体特征。(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A【“又有人物群像”错,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个性鲜明,性格突出,并不是以群像形式出现。】7.D【“淡化外部矛盾,侧重心理冲突”错,小说既有人物与人物的矛盾,也有天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并没有淡化外部矛盾,侧重心理冲突。】8.①使洗澡这一行为颇有仪式感,(1分)更突出当地人对腊月二十七洗澡的重视。(1分)②为后文天灶坚持想要清水洗尘做铺垫,(1分)使小说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①矛盾:小说包含了天云与天灶,肖大伟与天灶,天灶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作品波澜起伏。②成长:对于天灶来说对清水的渴望是他个性意识的觉醒,暗含着成长的渴望与对独立人格的追求。③温情:郑家尊老爱幼,天灶体贴地服务大家洗澡,奶奶的沮丧实则是对家人的在乎,小小的家庭虽有矛盾插曲,但充满温情。(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ACF【(原文标点)章,自吾失晏了.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11.A“【景公过晏子”中的“过”意思是拜访。】12.C【“景公射出一箭中靶”“索然无味”说法错误,原文“公射出质”意思是齐景公的箭射出了箭靶。众人眼见脱靶,还齐声叫好,齐景公是脸色大变,而非索然无味。】13.(1)有人说:晏子说刖足的人穿的鞋子贵,并不是他的真心话,是想用巧妙的话来制止繁多的刑罚。(得分点:“或”“便辞”“止”各1分,句意1分)(2)先前那些叫好的人,都是想要这些鱼的人。(得分点:“曩”“若”和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1分)14.①称弦章是国君,是因为弦章敢于进谏,劝谏自己任何时候不能爱听谄媚阿谀之人的话;②称自己是臣子,是因为他能够虚心纳谏,开明大度。(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15.D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16.相同点:两首诗都流露苦闷之情,有行旅艰难的感慨。不同点:①白诗含蓄地表达出对京城的眷恋之情和对贵人们的怨愤。②杜诗有年老多病、思家念亲的孤独和感伤,有对国家动荡、时局不安的关切与忧虑。(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1)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或: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或: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8.①拔地而起②沧海桑田(一个成语1分,意思接近即可)第①处,拔地而起:指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结合前文提及鹳雀楼造型“雄奇高拔”和“重建鹳雀楼”,可填“拔地而起”。第②处,沧海桑田: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语段提及鹳雀楼从北周、唐代、明代到现在的情况,语境中体现千余年来鹊雀楼变化之大,可填“沧海桑田”。19.①“吸引了来自”句结构混乱,“来自”和“慕名而至”有重叠,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或改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②“不可谓世所罕见”不合逻辑,应去掉否定词“不”。⑤“著名的一首”语序不【南粤名校·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