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年摸底考全国卷语文
2、百师联盟2024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全国卷语文
3、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联考
4、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
5、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全国卷语文
6、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全国卷语文答案
试题)
10.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然A历数百年B宗主C天下D虽以晋楚E齐秦之强F不敢G加者H何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厌,满足,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厌”词义相同。B.爱,吝惜,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词义相同。C改玉改行,古代贵族佩玉而行,玉声与步拍相应,更换佩玉意味着改变身份。D.徒,仅仅、只,与《孔雀东南飞》徒留无所施”的“徒”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复位以后,提出想在自己去世后使用天子丧礼“隧”,正反映了材料二中“周道日衰,纲纪散坏”这一历史事实。B周襄王面对晋文公的“请隧”,没有因为对方功劳大而不顾国家礼法,而是有礼有节地加以拒绝,尽管言辞十分坚决,但是不许之意却非常婉转。C.材料二举晋文公请隧于襄王的事例,证明周朝在王室衰微的情况下仍能延续统治,是因为周王作为天子的名分还在,各诸侯不敢违背礼制。D.材料二文末司马光评价三家分晋事件,认为周天子不但不能诛讨,反而升大夫为诸侯,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都不能坚守而全都废弃了,是自乱纲纪之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4分)(2)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4分)14晋文公对周襄王有匡扶危难之功,但请隧却是僭越之举。在此情形下,周襄王是如何一步一步拒绝晋文公,直到他不敢再请求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南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①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姜夔时最心仪于陆龟蒙,龟蒙胸怀济世之志,但屡试不第,只好退隐江湖,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二句着眼于“无心”二字,写燕雁毫无心机地随着流云,沿着太湖西畔飞去,暗喻词人纯任天然、自然洒脱的性情。B“数峰请苦,商略黄昏雨”,以拟人之笔写山,山雨欲来之景,原来是群山在商榷着是否下雨,此句可称奇绝。C.下阕“拟共”二字,将仍在之故地与已往之古人与自己连结起来,拓宽了古今时间之鸿沟,寻求与古人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