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JY高三·A区专用·冲刺卷(一)答案(语文)

高三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JY高三·A区专用·冲刺卷(一)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万唯中考《黑白卷)帮你查漏补缺(二)中国古代印刷术对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雕版印刷标志着印刷术的正式出现。班级开展了“雕版印刷技艺进课堂”综合性学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整理的活动资料。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5题【探起源】雕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一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全面发展。大约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诞生了。根据资料记载,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一丈六尺,印制工艺非常精美。【知发展】,《金刚经》(唐咸通年间刻本)(部分)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发明的。行于唐代,精于宋人,盛于明清。宋代毕昇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但雕版印刷并没有被活字印刷完全替代,在古代中国印刷业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隋代印刷实物尚未见流传。尚存最早的印刷品为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印刷品《陀罗尼经》。从当时的文献来看,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做成了雕版。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宋代,中国印刷勃兴时代,虽然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明代,随着经济与文化的逐渐恢复,雕版印刷也得到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官、私刻书业都有较大发展。清代,扬州雕版印刷发展的极盛时期。官刻、坊刻、家刻林立,刻工遍布全国,刻书业空前繁荣跃居中国刻书名区之列。清代扬州官刻规模远胜前代。【赏名作】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籍的通称为“刻书”。刻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的风格面貌反映着当时“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书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风尚。书籍校勘的精粗、开本的刻书“家刻本家塾本”:由私家刻印的书大小、版式的规制、刀法的精拙、印纸的优劣、墨色的好坏“坊刻本”:由书商刻印的书字体的风格、装帧的特点等,都可以透露出社会的时代气息。掌握一个时期刻书的风格特点,对于刻版的考定和版本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山西的阳刻书基本为家刻本/家塾本,兴盛于金元时期的山西阳雕版印刷业对我国的文学、艺术、医学等发展和传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水韵》。该刻本刻印后很快语文二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