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育]2024年高考预测密卷二卷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考语文答案
2、2024高考真题
3、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
4、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5、2024高考做2024版的题合适吗
6、2024高考作文题目
7、2024年高考是全国卷吗
8、2024年高考模式
9、2024年高考答案
10、2024年 高考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早期神话中,天地之间有柱子相连,人和神可以通过柱子互通,这是古人试图超越空间的愿望的具体表现。B.古人对天地字宙的认知影响到了文学创作,如志怪、传奇、小说中广泛存在用“小宇宙”方式想象天地的重要主题。C.老子常以日常器物为喻论理,还把天地宇宙想象成大风箱或大皮囊,可见老子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D.老子和庄子的空间观对诗词、山水画、园林等艺术空间形式产生深远影响,决定着其艺术审美境界的高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2022年12月,美国《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出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功入选。这是当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全世界农业类唯一人选的科学突破。多年生稻利用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可实现“一次栽种,多次收割”。业内专家称其是“水稻生产的又一革命”。近百年来,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在水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科研育种永远没有终点,农学家从稻田中洞见了新的问题:一方面,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耙田栽秧,但目前农村劳动力匮乏;另一方面,农机装备的广泛使用会耗费原料,污染环境,经常性的翻耕也会加重水土流失。如果能让水稻连续生长好多年,不就能大大减轻农民的耕作负担了吗?抱着这样的愿景,胡凤益教授团队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他们发现,培育多年生稻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利用具有深根系的多年生野生稻从头驯化,二是利用现代栽培稻与其多年生野生近缘种进行杂交。显然,后者更加切实可行。想要通过杂交手段让水稻拥有多年生长的“优秀品质”,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父母”,经多次试验,科学家们最终将泰国优质籼稻“D23”作为母本,让其与父本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通过幼胚挽救的方式,杂交子一代F1成功发芽出苗。但这只是个开始,2003年,经过潜心研究,胡凤益团队终于弄清楚了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和多年生特性的规律,多年生稻育种的下一步也有了明确的方向。如今,曾经的设想已然成为现实。“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适应多个生态区的多年生稻品种已通过云南省审定。不用翻耕播种,多年生稻的地下茎在越冬后能够再次生长为新苗,真正实现了“一种多收”。多年生长的难题已经攻破,但想让多年生稻真正投人生产应用,还要兼顾其产量与品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胡凤益团队又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历程。前期的种植材料由于拥有浓厚的“野生血脉”,地下茎和稻苗恣意生长,结实率极低,根本无法投人农业生产。胡凤益团队提出新的目标一育出宿根(茎)聚巢、多年再生、产量稳定的多年生稻品种。为此,科研人员长期扎根田野,在千万株稻子里精挑细选、反复试验。在一个个朝夕更语文试卷第3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