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年“江南十校”高一年级5月份阶段联考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
上进联考更专业更放心一站式考试服务专家2023一2024学年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高三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决定原始社会公有制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故选B项。其他选项都并非主要原因,均排除。2.【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朝廷考试(面试对策)选才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信息,排除A项;“简策”仍然用的是竹简或木简,排除C项;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一系列主张后,才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排除D项。3.【答案】D【解析】考古表明,崔谲墓的墓圹与棺木形制已是慕容鲜卑式样,然随葬器物如陶器、漆器、铜魁、铜刀、砚板、铜钱、铜弩等物仍多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相似,由此可知,鲜卑墓葬文化受到汉族的影响并融入汉文化中,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明的分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墓葬文化,没有涉及经济的比较,排除B项;墓葬只是出土了与中原形制相似的铜魁、铜刀、铜钱、铜弩等物,并不能证明北魏与东晋的贸易频繁,排除C项。4.【答案】A【解析】元吴称帝,在北宋看来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违背了北宋与西夏友好相处的协议,故北宋运用经济手段来遏制西夏,故A项正确。陕西等地区位于西北部,B项表述错误;北宋的上述行动,与丝绸之路是否通畅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5.【答案】C【解析】材料时间是明朝初年,自明中期起,白银才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故C项符合题意。张居正改革是在明朝中期,排除A项:B项的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6.【答案】A【解析】题目材料所述,清廷在地方宣讲法律并颁布法律规定、县令将法律案例定为乡约颁行,上海、西南地区的法律宣讲,都表明清朝重视法律宣传使百姓知悉,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钦定宪法大纲》,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是宣讲法律并非乡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民众利益的维护,排除D项。7.【答案】B【解析】1913年是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当时地方官员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故选B项,排除A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虽然逐步实施近代选官制度,但并没有真正实现选官制度的近代化,排除C项;地方官员的任职变化,与分裂割据无关,排除D项。8.【答案】C【解析】由该纸币背面的文字可知,根据地纸币的发行是为了反击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服务于现实的需要,故C项正确。仅从图片无法看出该纸币防伪技术是否高超,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通货膨胀严重”,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纸币的出现,但纸币的出现不能得出商品经济水较高的结论,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保留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因此,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故选D项。1950高三·历史第1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