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押题卷)答案(语文)

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押题卷)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4)
    2、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四)语文
    3、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
    4、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语文
    5、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三)语文
    6、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卷
    7、2024年河南省中考学业备考调研卷
    8、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卷7
    9、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5语文
    10、2024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4
(三)默写。(6分)12.寄情山水,托物抒怀是中国古代文人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你班围绕“寄情山水·托物抒怀”制作了积累卡片,请你将卡片中的诗句补充完整。(每空1分)山水风物作品诗文名句文人情思月亮苏轼《水调歌头(1)色理收锂线明乐观旷达,对天下(明月几时有)》离人的美好祝愿西湖白居易《钱塘湖(2∠景装&必依依不舍,直抒对春行》保湖美景的喜爱莲花周敦颐《爱莲说》原环碟翠经图牙高洁质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8分)善听者智陈鲁民①古人说:“善听者智,善辩者明。善行者远,善领者众。”一个睿智清醒者,不仅要善言、善行、善领,还要善听。②耳朵是五官之一,专司听觉。世上充满各种声音,有动听悦耳的,也有难听刺耳的;有舒服顺耳的,也有不恭逆耳的。善听,就是听表扬不骄傲,听批评不气馁,听建议择善从之,听规劝及时回头,并能听得出弦外之音,听明白“此中有真意”。③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可欣赏、受用,但不能陶醉痴迷,沉溺其中,别忘了“五音令人耳聋”,弄不好就会迷失于声色犬马,不可自拔。希腊神话中,海妖唱着动听悦耳的歌曲,用歌声迷惑航海者,使他们如痴如醉,把船只引向该岛,然后撞上礁石,船毁人亡。英雄奥德修斯路过此地时,就吩咐手下用蜡把耳朵塞住,因为听不到,就安全地歌过这片海域。后来,人们就用“海妖之歌”类比各种骗人的甜言蜜语。同理,“霓裳羽衣曲”与“后庭花”,都很悦耳动听,但一个是靡靡之音,一个是亡国之声,听多了要出事的。④听到难听刺耳的声音,先不要发怒回怼,反唇相讥,想一想有无道理,是否值得记取。20世纪30年代,书法家沈尹默号称书法和诗词“双绝”,陈独秀却不以为然,一次朋友聚会时,他对沈尹默说:“你的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听到陈的刺耳批评,沈虽感难堪,但冷静下来思考,又觉得陈的批评在理,于是更加努力研书法,终成名不虚传的书法大家。反之,如果沈尹默听到陈难听的批评后立即反驳:“说我的字俗,你写个不俗的让我看看。”面子固然争回来了,但没了能听批评的雅量,这字再提高恐怕也难了。⑤听到舒服顺耳的声音,也别忙着飘飘然,欣欣然,要细想这里边有没有猫腻,刻意讨好的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图谋。唐玄宗晚年,就是因为听多了舒服顺耳的声音,头昏脑涨,昏昏沉沉,无意进取,享乐无度,结果葬送了花团锦簇的大唐盛世。杨贵妃的甜言蜜语,卿卿我我;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包藏祸心;安禄山的巧舌如簧,杀机暗伏;杨国忠的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这些声音听起来句句舒服顺耳,却是走向毁灭的台阶。教训深刻,不可不鉴。⑥听到不恭逆耳的声音,要头脑冷静,虚怀若谷,积极反省自我,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之,如果一听到逆耳之言,不管是批评,还是建议,就火冒三丈,老虎屁股摸不得,小猫屁股也摸不得,那就没人敢再提意见,敢进忠言,你就可能成为听不到真实声音的“聋子”。1960年,郭沫若接到青年陈明远来信,批评说:“读了你近来的作品,能记住的只有三个字,就是你这位大诗人的名字。编辑大概对你的诗名感到敬畏,所以不敢不全文照登,但语文原创黑马试题A卷共8页(第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