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太阳2024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24-609B)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金太阳2024高二期末考试历史
2、2023-2024金太阳高二联考试卷历史
3、2023-2024金太阳高二历史期末试卷
4、2024金太阳试卷答案官网历史
5、2023-2024金太阳5024历史答案
6、21-05-469b广西2024年高二金太阳联考
7、2023-2024金太阳高三联考历史
8、2023-2024金太阳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9、金太阳高二历史试卷2024
10、2023-2024最新金太阳高二历史试卷
历史答案)
适应的是,儒家思想根植于上古久远的历史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汉代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从而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后经宋明理学的复兴,在整个古代都居于统治地位。(4分)综上所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自古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2分)示例二:论题:敦煌壁画中丝绸之路开通的相关信息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和性特点(2分)阐述: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在古代世界,这条商路是沿途各国与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友谊之路、和之路。敦煌壁画中有关丝绸之路开通的信息,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和性特点。(4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先哲们就倡导“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明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带去的是和与友谊,至今在所到之处传为佳话。而随后在“大航海时代”背景下,西方殖民者却对这些地区大肆侵略与掠夺。两相比较,更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和性特征。(4分)由此可知,在过往数千年里,中国人珍爱和,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2分)示例三:论题:从敦煌壁画中佛教内容(或音乐舞蹈内容)看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点(2分)阐述: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敦煌壁画的内容中,含有不少外来文化的元素,譬如其中就有大量壁画反映的是佛教故事或佛教活动内容(或,譬如许多壁画的音乐舞蹈明显带有异域文化的特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4分)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两汉之际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在隋唐时期即完成了本土化,宋明理学更是将其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过程中,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等都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新知识传入中国,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4分)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2分)示例四:论题:敦煌壁画人物形象的变化折射出中华文化创新性(本土性)的特点(2分)阐述: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重镇和咽喉要道,大量外来人员云集于此,也把外来文化带到此处。早期的敦煌壁画中有不少人物形象带有明显的异族特征,特别是佛像造型更是如此,但到了后期,壁画中的人物形像已经蜕却了这一异域色彩,中原人士的身体特点非常突出,这种变化折射出中华文化创新性(本土性)的特点。(4分)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元一体,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与世界大多数文明都是宗教文明不同,中华文化在西周就实现了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向,人文立场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对伦理道德极为推崇。中华民族在独立建构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在积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将之本土化。如两汉之际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在隋唐时期即完成了本土化,宋明理学更是将其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4分)以上表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具有创新性(本土性)的特点。(2分)示例五:论题:敦煌壁画中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内容凸显出中华文化统一性(凝聚性)的特点(2分)阐述: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西域与中原的交往就密切起来了,而敦煌是内地通往西域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