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5届新高三学情摸底考考后强化卷(8月)历史(新课标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新课标卷)试题)
2025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历史卷答案与解析1.B【解析】根据材料“用酒量很大”“贵族频繁地举行祭祀”等词语可知,商代饮酒之风的盛行,酒的酿造与粮食生产紧密相关,故选B项;材料中强调在祭祀时饮酒量大,未体现王权与宗教的结合,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国家治理能力指统治者和政府对国家治理方式和范围的改进,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商代贵族的饮酒之风,与贫富差距无关,排除D项。2.D【解析】材料给出了“寒人”的定义,寒人势力上升的途径体现出南朝统治者为摆脱士族门阀的影响而对选官权力控制的加强,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D项;科举制实施于隋唐时期,排除A项;寒人地位的变化属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重农抑商观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寒人的职位涉及军事、政务、监察三个方面,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3.B【解析】饮茶之风从南向北的蔓延体现出南方风俗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京邑地区茶铺的增加和茶叶的经济往来,反映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故选B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政治重心未发生南移,材料中时间为“唐玄宗开元时期”,排除A项;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无法展现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排除C项;饮茶风气的变迁不属于生产分工,排除D项。4.C【解析】根据材料“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可知,纸张的需求受到社会的关注,得益于北宋重文轻武力的社会风气和科举制的发展,故选C项;纸张种类的增加与社会审美情趣无关,排除A项;区域分工指同一物品流程的分工,纸张种类的区域性不属于区域分工的范畴,排除B项;专业化市镇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D项。5.A【解析】根据材料“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负责供应驿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的饮食”可知,元代对站户的设置和管理主要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适应了国家疆域的统治,排除A项;驿站在秦汉时期已经设立,不属于治理模式的创新,排除B项;藩镇割据属于唐朝的地方隐患,时代不符,“解决了”说法也过于绝对,排除C项;政治动乱的根源是阶级矛盾的激化,与驿站的设置无关,排除D项。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清律例》的编纂兼顾了历代得失和现实的经验,体现了清代司法实践过程中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故选D项;法律的编纂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与中枢机构的强化、思想文化控制无关,排除A、B项;儒家思想的内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遵宪出使日本并把日本的变革经验传入国内,具有启迪国人救亡图存作用,为中国的变革做了思想的准备,故选A项;B、C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B、C项;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8.B【解析】根据材料“1925年6月20日至7月15日,陕西学生联合会‘夏令讲学会’授课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从授课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反帝、反封建的内容,说明大革命精神影响西北地区,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教育改革,排除C项;生物科学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9.C【解析】数据显示从1941年到1944年,尽管产粮指数逐年增加,公粮指数却逐年减少,同时公粮占历史答案第1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