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新高考单科模拟综合卷(二)2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新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二语文
2、2023-202422届高三单元卷新高考必考语文qga学生用卷22套
3、2024新高考优秀模拟试卷汇编45套语文答案
4、2024年新高考高三模拟试卷语文试卷二
5、2024年新高考模拟卷语文
6、2023-2024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二
7、2024高考模拟卷语文卷二
8、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新高考模拟语文
9、2024年高考单科综合题型卷(全国卷)语文
10、2024年新高考语文模拟卷
2语文试题)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母亲不说话,不瞧他”,旨在通过描写流露出母亲内心对警察“葛列高利”的极度蔑视,也为后文警察态度的转变做了铺垫。B.“昂然走下台阶”,写出了母亲成功地帮我要回小人书后昂首挺胸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强烈的自尊心,暗含对母亲的礼赞。C.“一条手臂搂着我”在文中多次出现,既在情感上强化了母亲为儿子讨书的愤怒冤屈,又在情节结构上前后呼应。D文中多处出现了警察“葛列高利”的衣着、动作、神态描写,全都表现了警察傲慢、冷酷的形象,也凸显作者对他的讽刺与嘲弄。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轻警察开始对我们粗鲁、不耐烦,后来主动让司机把我们送回家,前后的对比反差,增强了作品的张力。B.作者通过对母亲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展现了母亲自尊心强、支持和疼爱儿子的性格特征与心理情感。C,本文详略得当,先略写母亲代我向警察认错,再详写母亲坚持讨要小人书的细节,塑造了既通情达理、又能为儿子据理力争的母亲形象。D,本文选材贴近生活,以“租书、收书、要书”为情节脉络,情节推进自然,没有刻意制造波澜,叙述风格舒缓而真挚。8.画线处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文本二提到“适当地节制情感,更能打动人”。请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材料一: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朋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做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做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做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玉曰:“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递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套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韩王弗听,逆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