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历史
2、九师联盟2024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
3、九师联盟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下文综二
4、九师联盟2023-2024高二1月历史
5、2024_2024九师联盟高三核心模拟卷
6、2023-2024九师联盟高二历史
7、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押题信息卷历史
8、九师联盟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下文综一
9、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九师联盟
10、九师联盟2024高三核心模拟卷下文综
历史答案)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六)y答案D解题分析由材料“以宫城…贵族墓葬、青铜礼器、玉器等为代表的高规格遗存”可知,当时已经存在统治阶级、奴隶主贵族,这说明当时我国已经迈入了阶级社会,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与国家管理相关的措施,排除A项:这一遗址能够体现一定的城市规划思想,但“基本成熟”说法错误,排除B项;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未产生专制集权统治,排除C项。2答案A电解题分析壁像石分上下两层,上层刻有两名躬身相拜的佩剑武士,下层刻有鲤鱼和厨案设施,这不仅展示了汉代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当时民俗礼仪的发展状况,故选A项。材料中的武士并不属于市井,排除B项:“以武为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明确两名武士之间的关系,不能显示礼仪制度等级森严这一特点,排除D项。3●答率C解题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存在南北之分,这会导致意识形态的分裂和混乱。唐太宗试图通过考订“五经”来消除这种差异,确立一个统一的经学标准,消除地域间的学术分歧,构建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故选C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汉代已经确立,“恢复”这一说法错误,排除A项:纠正谬误只是考订“五经”的一个方面,不是唐太宗此举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D项也不是唐太宗此举的主要目的,且考订“五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科举提供标准化教材,排除。4答案B解题分析根据材料“莲在佛教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佛性移植于人性,将莲视为人性清净无欲的典范”可知,周敦颐作为宋代理学家之一,将佛性移植于人性,蕴含“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义理,体现了宋代理学援佛入儒的思想特征,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提及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清净无欲”属于理学义理,与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无关,排除C项;材料提及莲“譬真如四德,谓常乐我净”,周敦颐将莲视为人性清净无欲的典范,这反映的是修心,而不是追求精神自足,排除D项。客索B解题分析材料描述了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收获情况:南方地少人多,农民注重精耕细作,每亩收获丰厚;北方地广人稀,农民追求广种,工作不能遍及,导致收获不佳。这表明南方农业精耕细作的水较高,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南北方种植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收获差异,并未直接提及土地经营管理的分工问题,排除A项:虽然材料提到了北方的种植方式,但不能据此推知北方传统经济模式根深蒂固,排除C项:材料没有明确提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推广,排除D项。6客案D解题分析“天下”一词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以中国作为地理和文化的中心的观念。1830一1859年“天下”一词出现的次数远远多于“万国”一词,说明当时中国仍然受到传统华夏观的影响;而1860一1895年“万国”一词出现的次数迅速增加,说明这一时期国人的地理知识迅速丰富,逐步拥有世界意识。可见此时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故选D项,排除C项。西方地理知识在明末西学东渐时期和鸦片战争后都有传入,“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证明知识分子固守传统天下观,排除B项。7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