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地理(百N)答案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地理(百N)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地理答案
    2、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地理
【知识点】考查空气污染的治理:大气运动【解析】9.考查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根据材料信息,气溶胶可以来自自然界,也可以来自人为活动。中南半岛每年春季有大量气溶胶产生,火山喷发、工业排放不具有季节性活动差异,故A选项和C选项错误。中南半岛地理和气候条件虽然适合进行海盐晒制,但由于历史、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中南半岛的海盐晒制并不普遍,故B选项错误。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般为雨季种植,旱季收获。为获得更多耕地和利于种植一年的这个时候,中南半岛的农民使用“刀耕火种”方法去除去年的残余物。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清理田地,将作物秸秆和杂草覆盖的土地清理成可耕种的土地,另一方面田地中的残留物燃烧后能补充土壤养分,为即将到来的种植季节提供肥料。故D选项正确。10.考查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动力条件。中南半岛春季气温回升,加之多地农田烧荒,对流运动旺盛,烟尘上升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污染本地的大气。根据中南半岛和我国相对位置关系,主要受西南风影响,将气溶胶吹到我国西南地区,产生污染天气。11.考查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问题设置的主体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工业排放、给予农民补贴为针对我国国内推行的政策措施,大气污染物监测、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宣传教育等国际合作方式可以解决污染源地的相应问题,保障我国的环境安全。故C选项正确。12.D13.B【知识点】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视运动【解析】1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白昼时间最长的地区,受曙暮光的影响,可能出现整夜不黑的“白夜”现象,选项中漠河纬度最高,白昼最长,可能出现整夜不黑的“白夜”现象,D正确;而广州、长沙和拉萨纬度都比较低,不会出现该现象,ABC错误。故选D。13.曙暮光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有关,主要体现在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它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而不是反射形成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根据图中角度的大小判断,若天气晴好,在日出之前,会依次迎来天文曙暮光、航海曙暮光、民用曙暮光,而且会依次增强,C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图中角度的大小判断,若天气晴好,在日落之后,会依次迎来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天文曙暮光,而且会依次减弱,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应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点晴】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14.A15.D16.D【解析】【知识点】气象灾害14.据材料,冰電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影响下产生的。需要气流强烈上升且不稳定,且在复杂地形情况下加剧强对流天气不稳定性,材料提到的云贵和青藏东部都是地形复杂区域,也是对流天气强烈发育区。当水分充沛能够形成凝结为较大的冰晶在下降过程中不能完全融化,从而形成冰電。当云层垂直厚度于冻结层一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但不一定会形成冰電。冰電是强对流的产物,和地形雨的形成机制不同,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排除ABCD。故选A。15.冰電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短,分布区域小。冰電不是一个常见的、持续性的天气过程,并且午后是一天气温最好时期,因此强对流往往发生在午后。故③45正确,排除ABC。故选D。16.冰電的发生主要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上强烈且不均匀对流天气。冬季最不容易产生对流。根据统计我国的電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4~7月约占发生总数的70%,每年随季节的变化逐渐向北推移。所以D正确。17.(20分)(1)空间分布: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东北)北多(西南)南少;自西向东:先增多后减少(或自西向东:少→多→更少)。(4分)原因:①北部冬季受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量大,而南部冬季受西风控制时间短,降水量少;②西部地形坦,西风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③中部受(东北-西南走向)山地影响,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2/4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