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卷Ⅰ)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语文试题)
孩子”,体现了他的凶残。D.小说叙事时空跨度大,但由于以“复仇”为线索,串联起人物和故事,所以情节发展集中、紧凑。8.简要概括“爷”和“韦二”的主要形象特点。(4分)9.本文的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效果。(6分)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夫小人者,必先得于其君而自固于天下,是故法不可击。击之而不胜身死,其祸止于一身。击之而胜,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是以《春秋》之法,不待君命而诛其侧之恶人,谓之叛。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是也。世之君子,将有志于天下,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计其后而为可居之功,其济不济则命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夫小人君不诛而吾诛之则是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夫既已侵君之权,而能北面就人臣之位,使君不吾疑者,天下未尝有也。国之有小人,犹人之有瘿。人之瘿,必生于颈而附于咽,是以不可去。不胜其念而决去之,夫是以去疾而得死。汉之亡,由此之故也。自桓、灵之后,天下之权,归于内竖,贤人君子,进不容于朝,退不容于野,天下之怒,可谓极矣。当此之时,士大夫之论,以为天下之患独在宦官,惟宦官之务去也。然窦武、何进之徒击之不胜,止于身死,袁绍击之而胜,汉遂以亡。方其未去也,是累然者瘿而已矣。及其既去,则溃裂四出,而继之以死。何者?此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且为人臣而不顾其君,捐其身于一决,以快天下之望,亦已危矣。故其成则为袁,败则为何、窦。然则忠臣义士,亦奚取于此哉?夫窦武、何进之亡,天下悲之,以为不幸。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者将何以居之?故曰: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可谓大臣矣。(节选自苏轼《大臣论》)材料二:安石误国之罪,本不容诛,而安石无误国之心,天地可鉴。主意于误国而误国者,残贼之小人也,不待诛也。主意利国而误国者,执拗之君子也,尚可怜也。卓吾®曰:“公但知小人之能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尤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之何矣。何也?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第6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