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博教育•河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A版)试题

思博教育•河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A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答案】(12分)示例一:论题:四川保路运动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论述:1911年6月,清政府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抵押与列强。这种铁路“国有”政策损害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民众利益;“成都血案”的发生更暴露了清廷专制统治的本质,使清末的立宪派转向支持革命,妆大了反清阵营。保路同志会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将经济诉求上升为政治抗争,唤醒清末民众的民族意识,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保路运动发生后,整个四川革命形势高涨,各地“同志军”揭竿而起围攻成都,追使清廷急调湖北新军人川镇压。这导致了武昌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战机。因此,四川保路运动不但直接削弱了清廷统治的根基,而且暴露了晚清社会矛盾激化的现实,鼓舞了各阶层的斗志,从而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示例二:论题:四川保路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论述:1911年6月,清政府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抵押与列强后,川汉铁路的股东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联络会党成立保路同志会,和成都市民、四川农民等社会阶层一起反对清廷的专制暴政。这实践了资产阶级革命党“联络会党、发动民众”的策略,为后续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组织经验。保路运动反对清朝铁路“国有”,实际上是抵制欧美列强的资本渗透,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权利的斗争。这与辛亥革命“驱除房,恢复中华”的目标高度契合。四川同志军长期围攻成都,牵制了清军主力的全国布防,与武昌起义形成东西呼应,打破清廷军事镇压革命的全局部署。由此可知,四川保路运动是晚清民族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影响深远。【命题意图】考查近代史的“四川元素”,培养学生的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运用材料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解答时首先要确定时空信息是近代和四川保路运动相关联历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以乡土史切人全国史,确定一个论题,如“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索的方式”“保路运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保路运动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意义”等,也可以从不同阶级联合抗争对冲击旧秩序、保路运动从经济斗争向政治革命的转化等角度设计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即可。【评分参考】论题:围绕“四川保路运动”,题目自拟,反映观点,2分。论述:结合“四川保路运动”这一事件的背景、具体内容、影响等,从拟定的观点角度展开,综合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阐释,史实正确,逻辑严密即可,共6分。结尾从理论层面分析总结可得2分。专业术语表达,文章有层次,具备历史逻辑,可酌情赋分,不超过2分。19.【答案】(1)国际背景:冷战局势的缓和(或答“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或答“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性粮食危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或答“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共6分)(2)意义: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为改革开放初期积累外汇和技术经验;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有助于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每点2分,任答其中四点得8分,答出五点得9分,共9分)【命题意图】考查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培养学生的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运用材料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解题思路】(1)材料提到与“发达国家(法、美、日)”及发展中国家合作,需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局势。结合所学政治经济文化史知识可知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中日建交、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粮食危机显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深人发展,据此进行概括即可。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危机”说明其国际意义。【历史(二)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